【神经系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对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l2月苏州大学附属高邮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例伴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为三组,A组45~59岁,共3l例,B组60~74岁,共29例,C组75—89岁,共30例。三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发病后72h进行超声脉冲电导治疗2周,于第4周随访,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肢体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的M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IHSS评分A组较B组和C组明显降低,MBI评分A组较B组和C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年龄低的急性脑梗死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更明显。


现今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50%-70%,该证使患者的日常生活严重受影响,生活质量下降,如肢体功能瘫痪严重,患者卧床、并发症多,死亡率增加,因此脑梗死后的肢体功能康复尤为重要。有研究认为,如患者疴庸及生命体征平稳,在脑梗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综合功能的恢复和预后改善1。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是否存在差异目前尚缺少报道。本研究旨在观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对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讨论:急性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且部分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难以恢复,特别是老年人可导致其永久性残疾,使生活质量下降。脑卒中后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够有效的改善其功能障碍,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和护理费用,同时节约了社会资源。尤其是脑卒中早期的康复综合治疗对降低其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显著的意义。国内外指南中所指出的对于脑梗死患者运动的治疗方案部分并没有详细的进行阐述及规定,对于各不同阶段的各种功能障碍的运动训练方案也没有达成统一的一致性意见,仍然针对其症状具体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嗍。但美国卒中协会在2016年发布的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中指出应该给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充分利用其早期神经可塑性,在卒中急性期进行全面康复干预治疗。


有研究显示,脑卒中后的脑细胞水肿、钙超载、氧自由基损伤等可对细胞产生损伤,使神经系统坏死和凋亡增加,但其具有潜伏通路和突触,存活的神经元可以通过轴突侧支发芽,与靶区重建联系,在结构上重塑,替代无功能的神经轴突吲。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一定重组和再塑能力,脑梗死后患者神经细胞并没有完全凋亡,在适宜条件和刺激下可以再生。超声脉冲电导治疗是将超声、热疗、电疗等作用于一体,通过超声导入可增强药物渗透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供给、激发受损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是真正使药物经过完整的皮肤进人体内而发挥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且该治疗方法适用领域广泛,目前也是脑梗死后康复治疗的方法之一。


本研究就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进行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均有较明显的效果,患者肢体功能状态得到改善,且年龄越大肢体功能改善程度则会降低,但对于老龄人群该治疗仍然效果显著。从另一方面更充分说明高龄患者较中年人神经功能恢复慢,相同时间内的治疗效果不同。这充分说明了超声脉冲电导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有效,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亦存在差异,但作为治疗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仍有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价值。在使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时,采用不同的频率是否更有效的改善高龄急性脑梗死老年人肢体功能,仍然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1635828787

关注奈特网络官方微信